负负得正的原理是什么_负负得正的原理|每日时讯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6-08 02:03:1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负负得正的原理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负负得正的原理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法则:负数乘以正数等于相应的正数相乘,再加个负号(正负得负,负正得负)

从数轴的角度来看,实数(不论正数还是负数)乘上某个正数,比如2,的效果就是让数轴保持原点不变,左右同时伸长成原来的2倍。所以负数乘正数得到负数是不难理解的。

负数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方程术”中,在用加减消元法解多元一次方程组时,为了表示小数减大数的运算结果,便引入了负数。后来,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对负数的出现作了解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著名数学家柯朗在《什么是数学》中进一步解释道:“引进了符号-1,-2,-3,…以及对b的情况,定义b-a=-(a-b)。这保证了减法能在正整数和负整数范围内无限制的进行。”。

由此可见,负数的产生,是源于减法的需要,负数的本质是小数减去大数所得的差,即负数c=-(a-b)=b-a(此时b)。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