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车企销量前十:自主集体上涨,合资同比暴跌,特斯拉成常客
来源:懂车帝     时间:2023-07-10 19:11:45

7月10,乘联会发布了最新一期月度销量数据以及销量前十车企情况。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比亚迪依然一马当先,稳坐车企销量冠军宝座,长安、吉利等自主车企也都取得同比增长,而以南北大众为引领的合资阵营,则多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下滑。

乘联会表示,6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89.4万辆,同比下降2.6%,但环比增长8.7%。今年1-6月零售持续环比增长,是本世纪以来从未出现过的逐月环比增长走势,今年1-6月累计零售952.4万辆,同比增长2.7%。

至于为什么今年1-6月车市零售会持续呈现逐月环比上涨态势?乘联会解释,这是因为上半年经历了春节过早、3月异常促销价格战、部分消费者观望国六B的促销走势、近期大量新品和低价新款推出、“618”促销活动等等。另外,去年由于疫情影响,销量基数较低,因此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同比正增长2.7%。


(资料图)

而在6月份的189.4万辆新车销量中,自主品牌就占了93万辆,份额49.3%,同比增长6.7个百分点。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已达50%。这其中,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头部自主车企的贡献最大。

主流合资品牌6月零售66万辆,同比下降了19%。其中,德系品牌的零售份额为21.1%,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7.8%,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零售份额9.2%,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豪华车零售30万辆,也同比下降了3%。

自主品牌的强势表现,除了燃油车的性价比优势突出,更得益于新能源车的持续热销。据乘联会统计,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6.5万辆,零售渗透率达35.1%。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份额达69%,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仅4.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新势力份额12.8%,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特斯拉份额11.2%,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6月累计,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已达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占整体乘用车销量的32.4%。新能源车的持续火爆,也助推了头部自主品牌的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车企销量前十榜单中,比亚迪、长安和吉利等头部自主都取得了两位数的正增长,而南北大众、上汽通用、一汽丰田等合资车企,都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暴跌。

首先来看比亚迪。在乘联会的统计中,比亚迪6月份零售和批发销量都超过了20万台,同比分别增长74.4%和88.2%。

而在比亚迪官方发布的数据中,6月销售253046辆,其中海洋网和王朝网贡献了240535辆,秦、汉、唐、宋、元、海鸥、海豚等等都月销过万,腾势仅D9一款车就销售了11058辆,上半年累计超过5.6万辆。另外,6月份比亚迪还出口了乘用车10536辆。

比亚迪上半年累计已经销售了124.8万辆,不过,比亚迪2023年的目标销量是300万辆,所以虽然上半年取得了惊人增长,但完成率只有41.6%,下半年还得再努一把力。

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方面,零售11.8万辆,批发13.8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了10%。这其中,CS系列、轿车系列以及UNI系列都功不可没。据长安官方披露,今年1-6月份,长安CS家族累计销售229867辆,轿车系列累计销售130416辆,UNI系列累计销售130082辆,欧尚品牌累计销售120153辆,凯程品牌累计销售也达到103848辆。

吉利汽车方面,同样得益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6月整体销售情况也不错。吉利官方表示,6月份销量为137897辆,同比增长约9%,环比增长15%。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38572辆,渗透率达28%,创下了年内新高。今年以来,吉利汽车不仅加大了旗下几何、极氪等新能源品牌投入,更推出了全新的银河序列,银河L7、L6都取得了较好的市场表现与关注度,为吉利的整体表现注入了活水。1-6月累计,吉利汽车总销量694045辆,同比增长超13%。

前十榜单中,长城汽车依旧未能走出低谷,今年长城汽车加大了新车投入力度,哈弗枭龙系列与搭载了Hi4电混技术的多款新车将陆续登场,它们的未来表现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长城汽车的总体发展。

奇瑞汽车的零售表现一直未进入前十,但批发销量始终比较高,6月更是挤进了前五,这可能与它较好的整车出口有关,另外也不排除存在一定程度的压库。

最醒目的应该是特斯拉,凭借两款国产车型Model 3和Model Y就挤进了前十,足够说明其惊人的吸引力。虽然不可否认,上半年特斯拉的热销和它频繁降价或变相降价有关,但所有的品牌都在降价,唯独特斯拉能有效拉动销量提升,单这一点就很值得深思了。据了解,今年3月特斯拉就曾以7.7万零售销量跻身车企榜单第六位,并连续登榜批发量前十,这在过去是非常少见的。

合资阵营里,南北大众、南北丰田和上汽通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这和它们普遍滞后的新能源车战略有关,也和它们燃油车万年不变的造型语言以及配置过于简单、动力过于陈旧等劣势分不开。过去合资品牌处于强势地位,躺着赚钱习惯了,同样级别车型的价位普遍比自主品牌高几万、十几万不等,但如今这一形势发生了逆转,躺赚的时代已经过去,可以预见,合资阵营接下来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谷期,直到他们彻底放下姿态,在产品力方面跟上步伐。

除此之外,过去一直在榜单里的豪华品牌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今年再难见踪影。可见,它们的市场影响力正在被特斯拉、理想、蔚来、极氪等新能源车企品牌不断侵蚀。

标签: